真相为什么眼科医生自己不做近视眼手术
首先,我们不得不说,这个问题可能是眼科医生听到的最无奈的问题了。我猜,你听过的回答大概有以下几种:
我戴眼睛比较斯文。
这个手术好贵啊,作为医生我自己都承担不起
作为眼科医生,有点近视,做手术会舒服些
我这么大年纪了,马上就花了,近视眼年轻的时候戴眼镜,老了不用戴花镜,这个时候做手术就太不值了。
其实有很多眼科医生和护士都做了,但大家选择总是不同,那些没做的你们很注意,做了手术的你可能以为他们本来就没近视过
……
不过,我猜你的答案大概是:有黑幕。
首先我大概解释下,前面那五点都是真的,只是不太全面,“黑幕”也不是完全没有,但之所以黑,不让大家知道,并不是害怕病人听了不做手术,而是真的很难懂,不信,你坚持往下读,看看老冬能不能把这个事情说明白。
1关于以上官方解释
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情况,老冬眼袋很大,从小学六年级就很明显了,眼睛也很小,自己一直觉得戴眼镜的形象更佳;
老冬当上医生的时候就已经25了,前两个月的工资加在一起才块,住院医阶段的薪水除了吃饭基本就付房租了,拼到老总快干完才开始有存款,结束了每过3个月付房租掉眼泪的时代,当然紧吧紧吧也能凑齐手术费,但那个时候我都快30了,觉得要摘眼镜也忒显得后知后觉了。
30岁后的某天,我发现自己手术的时候要认真地调显微镜才行,也就是有最早起的花眼症状了,我意识到,自己已经开始变老,更坚定了重现开始新生命的想法……
当然我身边确实有眼科医生作手术的,比如北医三院准分子组就有一位女医生做了,效果很好。
总的来说,那些医生列举的理由都是真实存在的,但也许你觉得没解释清楚,没有说服力,事实上也确是如此,今天我打算把最根本的理由放在第三部分。
2与黑幕有关的一切
说到“黑幕”,其实也不算“黑”,如果你能听懂的话,不过我尽量长话短说。
首先你要知道近视眼的原理是啥。
左边这个图是正常人,右边这个图就是近视眼,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眼睛变长了,远处的景象聚焦不到视网膜上,所以看不清楚。
咱们的近视镜是种凹透镜,可以发散光线,自然就能让近视眼重新看清了。
近视镜在眼外面发挥作用,视觉质量多少会有不足
但非专业眼科医生很难理解的是,人眼其实不仅有“远视力”这个指标,近视力一样重要。
从上图可以看到,相对正常人,眼睛的远视力确实差一些,但近视力一点都不差,甚至看近还很轻松,如果和正常人老花眼时比较的话,优势就非常明显了。大家一定见过很多近视眼的朋友喜欢摘了眼镜看书,就是因为那样很轻松。
虽然远处看不清,近视眼看近绝对有优势
咱们再说回近视眼手术,如果手术是改变眼球长度的话,那么就没任何问题了,但激光手术的方式是在角膜上,也就是眼睛上的一个凸透镜做文章。通过改变角膜的弧度,相当于把框架上的凹透镜做到角膜上,就可以矫正近视了。
所以近视眼手术后的视力和术前戴眼镜的视力差不多,比如,患者手术前戴眼镜能看到1.2,激光术后也能看到1.2,术前戴眼镜看到1.5,术后也能看到1.5。
甚至基于对波前像差的研究,我们可以把角膜上的不完美折射进行升级,术前0.8,术后1.0也是可以的,相当于脸上受了伤,留了疤,作美容去疤手术的时候把雀斑也点掉了,如果手术成功,不仅疤去了,比原来还要好看一些!
但咱们这个是手术完美成功的前提,万一不成功或者不完美呢?
首先这个手术经过多年的升级,失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几年前我看到过一句话的总结,准分子激光手术在全世界近20年没有作瞎过一只眼镜!(我自己其实不知这话的真假)
我说的不完美也不包括术后较长时间的干眼问题,这个是手术恢复的一部分,也不包括回退(就是术后又近视了),如果手术作早了,或者术后不注意用眼卫生,手术再成功也可能远期回退。
我说的不完美虽然少见,但还是有一定比例的,比如角膜愈合的不完美,有点水肿啥的。可以理解为虽然术后远近视力都很好,也能脱镜,但其实有着非常小的隐形损失的一种情况。
拿老冬自己来举例:
老冬术前裸视看远0.1,看近却有1.5,戴眼镜看远也能到1.5。
如果手术后裸视远近还1.5当然完美。
可是如果裸眼1.2,看近1.2,戴眼镜看远也1.2,就是不完美了,因为损失了0.3的视力。
相当于我同时牺牲了一定的远近视力来换了不戴眼镜的便利。
打个比方,你兜里有一百块钱,但你想炫炫富,但掏钱给人看有点麻烦;作手术相当于换了个透明钱包,这样你不用频繁地掏钱了,满足了自己的小虚荣心,不过透明钱包里装的还是块,没有增加……
但如果这个透明钱包要你支付1块钱来买,这样口袋里只剩99块了,你觉得值吗?
对于绝大多数朋友来说,这个1块钱的透明钱包是很值的!
1.5和1.2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小,用来换不戴眼镜的便利还是可以的,更何况这种“不完美”出现的概率实际上很低,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透明钱包是免费的。
但对于一名眼科医生来说,这点损失几乎可以致命,医生需要对眼睛里非常细微的变化都保持高度的敏感才能给人看病、治病和手术,牺牲了这点视力,眼科医生也能正常生活,但职业水平却可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有点像:跑米的速度降低0.1秒,对于大多数人没有意义,但对于博尔特来说,可能连参加奥运会都够呛了;投篮命中率降低5%,对于你我也许没意义,在NBA可能就是万和万的年薪差别;你我日啖泡椒颗无所谓,但品酒师一定会失业;普通人用50块的耳机都嫌贵,但发烧友……
对于矫正视力、近视力1.2和1.5的差别在你开车的时候,读书的时候甚至纫针、鉴宝的时候都没有差别,但对于眼科医生接下来要面对的患者来说,就是光明与黑暗的差别了。
眼科医生带着患者和病魔搏斗的时候,靠的就是这一块钱换来的装备,不要说一块,一分钱他们都舍不得,弄不好这辈子就打不了怪了。
话说到最后,还是要提一句,这个“不完美”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大多数病人不会。
3近视眼手术的经济学分析
最后这部分,算是这篇文章最有意思的部分了。
我们做出任何的选择,其实都能够从经济学上得到解释,尤其是从“边际”的角度。
当然这个议题比起经典的吃面包、喝牛奶的问题就复杂多了,比我上次分析的收回扣的边际分析也复杂不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旧文看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医生在收回扣?
医生懂点经济学还是有必要的
首先我们把作近视眼手术小的回报去掉。
包括:吃面条不再有呵气、脱毛衣速度明显加快……
也去掉比较小的付出
比如:手术费(大多数人还是承担的起的)、误工费、说服父母……
最后我们发现,主要的回报有以下几点
1.外形好很多
2.可以胜任某些特殊职业:军人、运动员……
3.避免了戴眼镜头晕、鼻梁和镜架打架的痛苦
付出最大的有三点
1.失明(咱们说了,近视眼手术至今没作瞎过一只眼睛,所以失明理论上不存在,但经济分析的是人的选择,如果你认为有可能瞎,那么这个可能的付出就是存在的)
2.近视眼合并花眼的朋友手术后可以摘掉近视镜看远,但看近却不行了。
3.咱们前面说的比较少见,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不完美手术”的隐形视力损失对生活和职业的影响。
当回报越高,付出越低,大家就会倾向于选择手术,而付出越高,回报越低,就会倾向于放弃,当回报和付出相等的时候就到了经济学边际点。
因此,如果你天生大眼睛,只要摘了眼镜就能赶超章子怡,压倒范冰冰的话,那你就很难放弃手术的念头,这个可以解释为什么准分子激光门诊帅哥美女扎堆……
为什么看青光眼病人常常是……
如果你想参军,或是职业需要,那么做不做手术可能就由不得你胆小了,为了党和人民,不做也得做,这可以解释勒布朗詹姆斯加入NBA后为了避免隐形眼镜对打球的干扰先把近视手术作了。
如果你对眼镜的鼻托过敏,或者双眼度数差距很大,根本不能戴眼镜,那么近视手术的收益一下子就大很多了。“瞳孔合唱”里一个手术室的护士单眼近视,也是做手术态度比较坚决的一位!
反过来说,如果你不了解这个手术的真正风险,对可能的意外在脑海里不断放大,你是不太可能走上手术台的。如果你已经出现花眼的症状了,医生会告诉你做完手术确实可以摘掉近视镜,但又得戴上花镜,估计你也不会作了吧!
如果咱们前面说的那一点点视力的降低你也不能忍受的话,近视眼手术也会远离你,比如眼科医生、微雕大师……
?不同的人可以看作不同变量的集合,你戴眼镜与否的容颜差值、对框架镜的忍耐程度、工作需求、年龄、老花眼的程度、对手术的信心共同决定了你是否会接受近视眼手术。
当然,还包括你是不是眼科医生……
4简单总结一下吧
老冬说了半天其实就为了掰扯清一件事:
近视眼手术还是很安全的,但除了手术费,有的时候也要付出一些代价;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代价很小,可以忽视,但对于眼科大夫来说,这个代价非常大……
成都
-3-21
/推荐文章/
一位眼科医生写给女儿的故事-《眼内言和七彩贝壳》
那些年,我们一起信过的白内障谣言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shuanghu.com/jbjc/2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