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2017丨赵云娥教授干眼精准
编者按:
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VisionChina)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G20峰会会场)盛大召开。来自全球各地的国际大咖,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的国内顶尖专家共襄盛会。大会开办了精准干眼检测专场,会上温州医医院的赵云娥教授作了《干眼检查面面观——干眼检查综述》的专题报告。在接受《国际眼科时讯》采访时,赵教授就精准医疗时代,如何个性化治疗干眼患者发表了观点,并强调了干眼分布人群广泛,临床中,尤其是手术前后应注意干眼的评估和治疗,做到精准诊断、精准治疗,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精准医疗时代如何个性化治疗干眼患者赵教授表示,本次会议举办干眼测量专场,目的就是要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干眼病因繁多,临床表现形式复杂。有的患者症状重但是客观体征轻,而有的患者体征明显却没有什么症状,因此个性化治疗就显得尤其重要。进行精准测量就是为了明确病因,然后对因治疗。如,单纯性干眼,是由各种环境因素引起的干眼,眼干引起眼泪质和量的改变,进一步引起一些炎症反应,就要先补充人工泪液治疗“眼干”,再进行抗炎治疗;全身性疾病或者口服药物引起的眼干,也要注意分析病因,如有的口服药物(如抗组胺药、某些控制高血压药等)也可以引起眼泪质和量的改变;免疫性疾病要进行免疫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甚至免疫抑制剂;人工泪液的选择以不含防腐剂的滴眼液为佳;还有一大类是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油脂分泌不足或者油脂质量不佳,表现为蒸发过强型的干眼,治疗重点是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治疗。
赵教授强调,干眼治疗要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等个性化治疗。首先要进行分类,精准检查、诊断明确后,才能进行对因治疗。
围手术期应重视干眼治疗干眼人群广泛,从小孩到老人都有一定比例的分布。有些手术或药物治疗后都可能加重或者诱发干眼,也都需要进行干眼治疗。术前要明确是否存在干眼,如果有应先治疗调整。若术前无明显干眼表现,或主要病变如白内障、青光眼等症状比较明显则容易掩盖了干眼的症状,术后主要问题解决了,才感觉到干眼的不适,这类患者的干眼术前易被忽视。所以诊断很重要。首先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临床表现、用药史、年龄、生活习惯等;详细的体格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泪液缺乏型:给予人工泪液;睑板腺功能障碍:进行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治疗,先进行物理清洁,用无刺激性的清洁物品如婴儿皂清洗,然后热敷,提高睑板温度到42°-45°,再进行按摩(人工或机器)、激光治疗等疏通睑板腺,让睑板腺内的脂质顺畅的排入结膜囊内,改善眼泪中的油脂成分。同时选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有些患者属于混合型干眼,不仅油脂质差量少,泪液总量也偏少,这些患者可以尝试使用泪点栓塞治疗。
赵教授最后还特别强调说,她作为一个白内障专家,为什么这次会议要来办一个干眼专场讲干眼呢?因为干眼在老年人中特别高发,白内障也以老年人为主,老年性白内障伴有干眼的患者很多见,所以术前一定要评估患者是否有干眼,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评估,若有干眼就要先治疗。
临床中有的患者白内障严重,视力较差,一来就要进行手术治疗,医生容易忽视干眼的问题,术后虽然患者视力提高了,但是干眼问题致泪膜不稳定,引起视力波动,影响视觉质量,患者就会有抱怨。若术前注意到了,进行干眼评估,让患者心里有数,先进行干眼治疗,患者也能接受,会积极配合治疗,待干眼改善后再行白内障手术,术后继续干眼治疗,保障整个围手术期的眼睛舒适。赵教授同时指出,青光眼、眼底疾病等围手术期也应注意干眼的治疗。
相关阅读☆赵云娥教授:白内障围手术期MGD的诊断和治疗
☆散光矫正型IOL提供优秀视力,导航系统使手术更便利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国际眼科时讯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shuanghu.com/jbjc/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