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之真菌氧脂素作为信号分子在丝状真

医院是不是有大量的多维白癜风康复体系的照片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ingyinfenxi/57608.shtml

丝状真菌在非生物和生物信号的指导下,沿着复杂的发育程序进行分化。目前,控制真菌发育的内在信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转录组学、遗传学和细胞学分析对真菌产生的氧脂素调控机理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

研究发现,PpoA能够催化产生2种亚油酸衍生物,8R-HODE(8-羟基十八碳二烯酸)和5,8-diHODE(5,8-二羟基十八碳二烯酸,或5,8-二羟基亚油酸),作者通过UHPLC-MS/MS对烟曲霉菌的WT和ppoA缺失突变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ppoA不能产生5,8-diHODE,但能产生少量的8R-HODE;而WT能产生这两种代谢物。基于此结果,作者猜测缺少5,8-diHODE可能导致分生孢子形成的早期表型,即ppoA敲除突变体中产孢量显著增加。所以作者以乙醇作为对照,用不同浓度的5,8-diHODE处理WT和△ppoA,结果发现,随着5,8-diHODE浓度的增加WT的产孢量不受影响,而△ppoA的产孢量逐渐减少,且在5,8-diHODE浓度为5μg/mL时恢复WT产孢水平。

作者对烟曲霉菌产生的氧脂素进行进一步研究,用不同浓度的5,8-diHODE孵育烟曲霉菌WT分生孢子,结果发现,菌丝的侧枝增多,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逐渐加重,且从5μg/mL浓度开始分枝数显著增加。用植物细胞壁钙荧光白(CFW)染色,发现5,8-diHODE处理后菌丝隔膜距离较短,且其处理的菌丝中几丁质的含量较高。通过研究,作者发现,无论是产孢状态下的菌丝还是未产孢状态下的菌丝,5,8-diHODE诱导的过分枝现象相同,都是随着浓度的增加分枝数增多。由于烟曲霉菌菌株在许多生理生长属性上存在高度不同的现象,所以作者也检测了5,8-diHODE在另一种常被研究的烟曲霉菌菌株CEA10中的作用,发现用5μg/mL的5,8-diHODE处理也会发生分枝现象。

作者好奇的是,另外一种由PpoA催化合成的亚油酸衍生的氧脂素8R-HODE是否会诱导侧枝分化,经过实验后发现,它对侧枝分化没有影响。但用5μg/mL的8R-HODE和5,8-diHODE同时处理,发现分枝数较单独添加5,8-diHODE减少,可能是8R-HODE对5,8-diHODE有竞争或拮抗作用。由于诱导菌丝分枝的研究仅限于植物天然产物独脚金内酯的报道,所以作者测试了其类似物GR24的影响,结果发现曲霉菌的分枝未受影响。综上推测曲霉菌可能需要氧脂素的特异性来识别。为了验证这一观点,作者测试了一系列二羟基和环氧化的氧脂素对烟曲霉菌Af菌丝分枝的诱导作用,发现另外2种氧脂素5,8-diHOME和7,8-diHODE诱导的超分枝现象与5,8-diHODE相似,然而其他氧脂素对分枝并无影响,这表明一些必须的结构特异性,可能与羟基的位置、双键的数量和酰基链的长度有关。

在许多丝状真菌中也存在分枝现象,作者想通过实验了解PpoA同系物是否在这一过程发挥作用。结果发现,在5,8-diHODE存在的情况下只有烟曲霉和黄曲霉的分枝数增加。非常有趣的是,在5,8-diHODE处理下,稻瘟病菌萌发产生附着胞。

接着作者发现5,8-diHODE通过GPCRS介导。GPCRS是哺乳动物氧脂素的主要受体并介导外源植物氧脂素对曲霉的影响。因此作者通过获得其突变体来验证GPCRS是否参与了5,8-diHODE诱导黄曲霉菌的菌丝分枝过程。结果发现,在5μg/mL的5,8-diHODE处理下,△gprC、△gprG和△gprM的分枝数未增加。

然后作者用5μg/mL的5,8-diHODE处理烟曲霉菌Af30min和min后,通过转录组分析鉴定差异表达基因个,并通过遗传筛选确定调控分枝反应的转录因子。

由于烟曲霉菌WT菌丝在5,8-diHODE处理下,细胞壁几丁质沉积增加,且隔膜之间的距离减小。所以作者想知道4个转录因子突变体的菌丝在这些方面是否存在异常。结果发现,△AFUB_钙荧光强度略微减弱,而△AFUB_荧光强度显著增加。除了△AFUB_之外,不同突变体中的间隔距离也发生了改变。由于这种异常现象,作者用两种细胞壁干扰剂处理突变体,发现△AFUB_对两种试剂的敏感性均高于WT。

为了进一步确认转录因子在5,8-diHODE诱导分枝中的作用,作者过表达了2个5,8-diHODE上调转录因子:AFUB_和AFUB_。结果表明,OE:AFUB_出现超分枝,并对5,8-diHODE无反应。OE:AFUB_的分枝数与WT相比,表现出类似或轻微的分枝增加,外源加入5,8-diHODE后分枝略微或显著增加。

作者进一步对这两个过表达菌株进行鉴定,且均与5,8-diHODE保持响应。其中,CFW信号仅在OE:AFUB_中增加,与WT相比两种过表达菌株的间距均减小。外源加入5,8-diHODE,对OE:AFUB_菌株间距无影响,而会导致OE:AFUB_菌株菌丝内的隔膜间距进一步减小。

文章报道了内源性产生并分泌的一种二羟基氧脂素,5,8-diHODE,能够调控丝状真菌的分化过程,包括菌丝分枝和附着胞的形成。此外,本文还报道了曲霉对氧脂素的分枝反应表现出化学特异性并通过GPCRs介导。最后,作者推测类似的氧脂素介导的GPCR级联反应可能在稻瘟病菌中存在,导致附着胞的形成,这为稻瘟病菌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shuanghu.com/jbjc/6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