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常见病虫害防治用药

真菌性病害

灰霉病主要为害花、叶和果实,也侵害叶片和叶柄。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菌最初从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使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产生灰色霉层。叶多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字形黄褐色斑,或沿花瓣掉落的部位侵染,形成近圆形坏死斑,其上有不甚明显的轮纹,上生较稀疏灰霉。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靠近或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也可从早期与病残组织接触的部位侵入,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

防治方法:龙灯“灰霉”

一、预防:每组兑水16-20公斤,叶面均匀喷雾-m2,能提高免疫力,不受真菌侵染。

二、治疗:每组兑水16-20公斤,叶面均匀喷雾-m2,7-10天重喷一次即可。喷雾兼顾正反面,利于作物吸收,效果更佳。

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不能完全开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不膨大,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为害后无商品价值。侵染和发病以15-20℃最适合,在20℃左右孢子形成的多。空气湿度40%-80%发病重。

防治方法:龙灯白粉三合一

一、预防:每组兑水16-20公斤,均匀叶面喷雾-m2;能提高免疫力,不受真菌侵染。

二、治疗:每组兑水16-20公斤,叶面均匀喷雾-m2,7-10天重喷一次即可。喷雾兼顾正反面,利于作物吸收,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

1、本品可与调节剂、叶面肥、生物类杀虫剂混用增效。

2、在上午11点前或下午2点后喷雾较佳,避开阳光直射或高于50℃环境下使用。

叶斑病(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方法:龙灯同灭黄点1+1

一、预防:每组兑水16-17公斤,均匀喷雾-m2,能提高免疫力,不受真菌感染。二、治疗:每组兑水16-18公斤,喷雾-m2,喷雾兼顾正反面,消灭黄点效果最佳。

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匍匐茎。在叶片上出现近圆形紫红色小斑点,扩大后呈烟紫褐色,随后扩展全叶。出现轮纹状,其周围紫褐色,内部灰白或灰褐色,易破碎。叶缘发病易形成楔形大斑,褐变后逐渐枯死。病斑枯死部长出小黑粒。叶柄和匍匐茎形成紫红色,长椭圆形,微凹陷病斑,周围为红色。继续扩展全叶苦死。

防治方法:龙灯“消斑灵”

一、预防:每组兑水16-17公斤,均匀喷雾-m2,能提高免疫力,不受真菌感染。二、治疗:每组兑水16-18公斤,均匀喷雾-m2,喷雾兼顾正反面,消灭斑病效果最佳。

枯萎病、黄萎病草莓土壤病害,草莓枯萎病多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发病。初期仅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呈波状产生畸形叶,致病株叶片失去光泽,植株生长衰弱,在3片小叶中往往有1~2片畸形或变狭小硬化,且多发生在一侧。老叶呈紫红色萎蔫,后叶片枯黄,最后全株枯死。受害轻的病株症状有时会消失,而被害株的根冠部、叶柄、果梗维管束都变成褐色至黑褐色。根部变褐后纵剖镜检可见长的菌丝。轻病株结果减少,果实不能正常膨大,品质变劣和减产,匍匐茎明显减少。

草莓黄萎病初侵染外围叶片、叶柄产生黑褐色长条形病斑,叶片失去生气和光泽,从叶缘和叶脉间变成黄褐色萎蔫,干燥时枯死。新嫩叶片感病表现无生气,变灰绿或淡褐色下垂,继而从下部叶片开始变成黄枯状萎蔫直至整株枯死。被害株叶柄、果梗和根茎横切面可见维管束的部分或全部变褐,根在发病初期无异常。病株死亡后地上部分变黑褐色腐败。当病株下部叶子变黄褐色时,根便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有时植株的一侧发病,而另一侧健康,呈现所谓“半身凋萎”症状。

防治方法:龙灯“枯黄必治”

预防:每组兑水15——25公斤可喷——平方。均匀喷雾抑制有害菌感染

治疗:每组兑水15——18公斤可喷——平方,喷雾兼顾正反面,效果佳

草莓根腐主要侵害根部。开始在幼根尖腐烂.至根上有裂口时,中柱呈现红色腐烂,可扩展到根颈。地上部病重时呈矮化萎缩或急性萎蔫。矮化萎蔫在定植后秋冬生长发育不良易引起该病。老叶边缘或全叶变红或赤褐色,有时幼叶变浅蓝色,继续发展时,叶片枯死。整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龙灯“根腐1号”

预防:每组兑水15——20公斤可喷——平方。提高免疫力,不受根部病菌感染

治疗:每组兑水15——20公斤可喷——平方,喷雾兼灌根,消灭根腐效果最佳

病毒病

常见病毒病有四种:草莓斑驳病毒、草莓镶脉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皱缩病毒。1.草莓斑驳病毒病该病毒主要危害叶片,此病单独侵染时在栽培品种上不表现任何症状。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后,则出现退绿、黄边、植株矮化、浆果小而少等综合症状。2.草莓镶脉病毒病该病毒侵染后导致植株生长衰弱,抽生匍匐茎少,品质和产量下降。与草莓皱缩病毒混合侵染后为害更为严重。此病单独侵染没有症状出现,但对草莓生长结果有影响。卷叶。小叶向背面反卷,植株矮化。镶脉。在发病初期,病叶沿主脉及次脉产生褪绿条斑之后,形成黄色条纹和条斑。坏死。在成熟叶片上网脉变黑或坏死,叶脉组织退绿或坏死。3.草莓皱叶病毒病该病毒为害植株和叶片。在草莓生产上为害最严重的病毒.植株受害后,严重降低生长势和产量。品种感病后,叶片畸形,叶退绿斑,叶脉出现小的不规则状褪绿斑及坏死斑。叶脉褪绿及透明。幼叶生长不对称,扭曲及皱缩。小叶黄化,叶柄缩短,叶变小。4.草莓轻型黄边病毒病该病毒主要为害植株和叶片。幼叶褪绿斑驳,叶片边缘失绿或卷曲呈杯状,成熟产生坏死条斑或叶脉坏死,扭曲,整个叶枯死。该病由蚜虫传播。

防治方法:龙灯“败毒”

预防:本品每组兑水15-20公斤,可喷-㎡,均匀喷雾,预防病毒。治疗:本品每组兑水15-18公斤,可喷-㎡,均匀喷雾,防效最佳。

红根病

久雨初晴后叶尖突然凋萎,不久呈青枯状,引起全株迅速枯死。慢性型定植后至冬初均可发生,呈矮化萎缩状,下部老叶叶缘变紫红色或紫褐色,逐渐向上扩展,全株萎蔫或枯死。检视根部可见根系开始都由幼根先端或中部变成褐色或黑褐色而腐烂,后中性变红褐腐朽,继而扩展到根颈,病株易拔起。定植后在新生的不定根上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不定根的中间部位表皮坏死,形成1~5厘米长红褐色至黑褐色梭形长斑,病部不凹陷,病健交界明显,严重时,病根木质部及根部坏死褐变,整条根干枯,地上部叶片变黄或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龙灯“红根”

预防:每组兑水16-17公斤,均匀喷雾-m2,能提高免疫力,不受红根感染。

治疗:每组兑水16-18公斤,均匀喷雾-m2,喷雾兼灌根,消灭红根效果最佳。

注意事项:

1、勿与碱性农药混用;与杀菌杀虫剂混合按比例使用效果极佳。

2、避开阳光直射低于50℃环境下使用;应妥善保管,勿让儿童触摸。

成分:噁霉灵、咯菌腈、十三吗啉、有益菌、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草莓虫害

蚜虫粉虱

防治方法:龙灯“白粉虱”

赞赏

长按







































鍏充簬鍖椾含鐧界櫆椋庣殑娌荤枟
鐧界櫆椋庢不鐤楅偅閲屽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shuanghu.com/jbyh/27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