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豪这四名邵阳人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

今天上午,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批准了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在6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0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7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9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当中,有4名邵阳籍院士上榜。

他们分别是:

中国科学院士

谢道昕(新邵人)、王赤(隆回人)、戴永久(武冈人)

中国工程院士

刘少军(武冈人)

谢道昕

邵阳新邵人,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在植物激素研究中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原创性阐明了两类重要激素的受体感知机制,并系统地研究了一类激素的信号传导机制。发现了植物抗性激素茉莉素的受体感知机制,揭示了茉莉素调控植物抗性和育性的信号传导机制;阐明了植物分枝激素独脚金内酯的受体感知机制,研究成果入选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和ScienceSignaling评选的国际生物信号传导领域重要突破。

王赤

邵阳隆回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中国与欧洲空间合作中方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在太阳风大尺度结构和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等国际科技前沿领域,做出一系列有原创性和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建立了新的外日球层多元太阳风模型,发现了行星际强激波新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太阳风在外日球空间减速的可靠证据。目前担任中科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负责人,“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SMILE)中方首席科学家,嫦娥四号工程副总师,嫦娥五号和火星探测有效载荷负责人。

戴永久

邵阳武冈人,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气象学奖。长期致力于陆面过程机理与模式研究、陆面模式与气象/地球系统模式耦合及其应用。创建了三个陆面模式(IAP94,CLM,CoLM);建立了与模式相匹配的完备的全球陆面数据集;建成了集模式、数据集、参数优化、资料同化和高性能计算为一体的陆面模拟系统。

刘少军

邵阳武冈人,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少军主持研制出源于远缘杂交的同源四倍体鱼、改良异源四倍体鱼、同源二倍体鱼品系和异源二倍体鱼品系等可育品系,并用之结合染色体倍性操作技术研制了在生产上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优良三倍体鱼和二倍体鱼。其中,湘云鲫2号、鳊鲴杂交鱼和杂交翘嘴鲂3个新品种获得农业部水产新品种证书,他用倍间交配方法大规模研制的具有不育、体型美观、肉质鲜嫩、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小刺少等优点的优良三倍体鱼在全国推广养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少军父亲——刘筠教授,是已故著名鱼类繁殖和育种专家,于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父子两代30多年接力科研,“院士父子”传为科研界佳话。

为他们点赞!

为邵阳人转发!

公益广告获奖作品展播

来源

爱上邵阳客户端

编辑

肖娟

审核

袁中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shuanghu.com/jbzd/7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