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山上摘过的稔子严仕英
医院订阅哦!欢迎转发分享……8月,在乡下,是晚稻插秧的季节。现在丢荒的田很多,小孩没有我们以前干农活辛苦,记得那时候抛秧也是后来才开始,之前都得一棵棵禾苗掰开往水田里插,像写字一样,横竖都要成行,否则大人就要笑话不会插秧字肯定也写不好。那时的太阳很热烈,面朝黄土背朝青天,纵然年纪小小也是嫌辛苦万般不情愿,等到快插完了,剩下些小田碎片,便扭拧不愿去了,就约了同村的小伙伴们去摘山稔子。因此整个暑假,除了在河里游泳,最快乐的记忆便是摘稔子了。山稔子,学名,桃金娘,果可食用,全株供药用,有活血通络,收敛止泻,补虚止血的功效。那时候我们是不懂什么桃金娘的,只知道稔子花开得粉红粉红,漫山遍野,最是好看。记得初中有一年,暑假时,我们的校花阿秋和成英来我家里玩,我们约好去爬最高的白马岭,当时还有阿二和园妹,格妹,我们爬到半岭,我都忘了登顶没有,只记得后来在半山照了很多照片,我们站在稔子树丛里,花开得正艳正红,15,16岁的我们也是笑颜如花,但后来这些照片保存不慎不知哪里去了。当时回到家里喝了母亲熬的番薯汤,就散去了。那时稔子还没成熟,待到成熟时,我一般是约了同村的格妹姐妹,华娟华真姐妹,还有我堂妹阿英等一起去,有时是我姐和水莲姐她们大一点的一伙,我们跟尾巴去。虽然屋后的山也有山稔,但是都不多,并且被放牛的天天摘几个就基本光了,所以我们每次都是拿几个布袋去大坑摘。大坑很远,要走完挪梭水库的一边,到达水库尾,若是不愿意绕长长的尾巴,便脱衣服游泳过去,我们个个游泳都很厉害,虽然不会什么招式,但基本都能平安游过水库尾,米或者米的距离左右。一边托衣服袋子,一边踩水车,好像没有谁因此溺水过……到达岸边,再爬上山,便是大坑了,大坑上面有一个平顶,以前有人种木薯,平顶下面全是高高的稔子树,每棵树上都是又黑又圆熟透的稔子,我们高兴死了,专挑又黑又大的,先吃了再说,吃饱了再往袋子扔。山那么大,树那么多,任挑任拣,就像课本上猴子挑西瓜。那时我妈缝了好多布袋,虽然她是用来趁圩的,但都被我用来装稔子了,稔子的汁液粘在上面,留下好多难看的印子。每次我们总是摘到几个袋子都满了,基本每人肩膀挎2个,其实布袋不实用,以前有一种藤篮,挎着的,稔子放里面不会挤压,回到家也是齐齐整整。摘够了稔子,大家躺在地里歇息一下,看看蓝天白云,说说大坑下面有人发现野鸭子。地上有很多独脚金,又顺便拔一些回去晒干泡水,好像是小孩喝了不会遗尿的吧。然后才启程,回去的路因为负重了,便不好游泳,只能绕路走,从水库脚爬上山顶,又从山顶走下坡回到大坝,真是又长又累啊,此时恨不得把稔子都丢了跳下水库算了……回到家和父母爷爷他们分享的那一刻,才觉得进山一趟意义非凡。进山一次,基本能吃2天3天,有时吃多了第二天会便秘,得用棍子挖出来啊,哈哈。吃完了就忘了脚痛肚痛了,又约小伙伴们去爬山涉水,如此往复,直至初中毕业后,便一切都只剩下回忆了。有一天,看见客户在花盆里种了一棵稔子树,笑晕了,见过无数果树,但从来不曾见过将稔子树种在花盆里,他说花了元从西丽果商那里买的。前几天,看到他晒的图片,稔子熟了……情怀每个人都有,但不是个个都能保囿不变并将之实现。早上,同学群里在起哄,说回家摘稔子去,从中山,从番禺,从东莞,仿佛看到马达轰鸣,车子奔跑在路上,阳春在那端,我在这端……严仕英鸟人三木
上一篇文章: 福利丨吃完榴莲,芯还可以拿来煲汤,汤 下一篇文章: 有些人注定与辣无缘再能吃辣的人都必须
欢迎分享原创
悲悯
温情
大乘小说|散文|杂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shuanghu.com/lcbx/3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