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帮孩子易生病,可能是ldquo

小儿简易体质辨识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院儿科胡小英主任医师

文/黄蓓、欧阳学认

“孩子容易生病,怎么才能提高孩子抵抗力?”“我家孩子是什么体质?要怎么调理?”相信这些问题困扰了无数的家长,下面就让我们儿科专家为大家来解答。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小儿体质特点必须认识到与我们成人相比,小儿身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发育都未成熟,生理功能都是不完善的,生病是必然的事情,作为家长不要闻“病”色变、如临大敌,有时候疾病反而是小儿增强体质过程中的“磨刀石”。二、“平和质”与“偏颇质”虽然说“生病”是必然的,但是还是有一些小孩就是比“别人家的孩子”容易生病,这就是体质学说上“平和质”、“偏颇质”的区别了。平和质——身高、体重发育正常,面色红润,食欲、睡眠好,大小便无特殊,耐受寒热,转换季节时也相对较少生病。偏颇质——平和质以外的。三、“偏颇质”偏于哪方面?中医儿科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五脏虚实”常被用来做小儿偏颇质的分型,但这些对于家长来说过于复杂难懂了,用于家长日常的小儿饮食起居调理指导,可按下面的简易两分法:1、心肝有余特点:这类小儿生病多见咽喉发炎、扁桃体化脓、高热、口疮的疾病,平时容易面色、口唇、舌红,脾气急躁,睡眠不安,大便干结日常调理:起居有规律性,环境宜安静,睡前不要剧烈运动、玩游戏和听快节奏音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饮食注意避免辛辣、煎炸、燥热的食物,饮食荤素搭配,日常保持充足饮水;可用绿豆、莲藕、马蹄、百合、灯芯草、独脚金等煮汤或煮粥;可配合清心肝经、清天河水、推六腑、清小肠等推拿按摩。2、肺脾不足特点:这类小儿季节稍变就感冒,易出现咳嗽、哮喘、鼻炎、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面色白,肌肉松弛、虚胖形体,胃口差,多汗,大便多溏烂不成形日常调理:起居注意保暖,尤其背部、腹部的保暖,不要穿漏背、漏脐衣服,适当户外活动,但需要避免运动时出汗受风着凉;饮食上勿过饥过饱,少食生冷、寒凉、甜腻食物,不要喝凉茶,可用五指毛桃、莲子、白扁豆、茯苓、党参、红枣等煮汤、煮粥;可配合补肺脾经、捏脊、按揉足三里、揉板门等推拿按摩。小儿体质因先天察赋和后天调养而成,受生活环境、季节气候、食物、药物、锻炼的影响而改变,小儿的体质既是相对稳定的,也是可经过调理逐渐改变的;而每个小孩的体质既有共性,也有特性,经过医师的辩证分型,配合生活环境、季节气候变化的调理更会有明显效果。胡小英,医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儿科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脾胃病和儿童治未病,对于小儿厌食、疳证、便秘、腹泻、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有较好疗效,开设儿科治未病服务区,开展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儿童预防保健、体质辨识工作。出诊时间:周四下午、周六下午(特诊)觉得不错,请点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shuanghu.com/lcbx/478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