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爱的媒介,是家风传承的接力棒

编者按:今天我们刊登的是黄山区女职工“书润匠心”读书征文活动获奖文章《书,是爱的媒介,是家风传承的接力棒》,作者是黄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宋彩霞。

书,是爱的媒介,是家风传承的接力棒

小时候,农村实行村集体经济,我们家是集体数一数二的“超支户”,父母觉得有愧,在村里人面前抬不起头。家里老老少少,人口多,女孩子多,劳力少,总是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买书这样奢侈的欲望几乎是想都不敢想的。

记得我读的第一本课外书,书名叫《火》的连环画,因为识不得几个字,看图的意思,大概是人类的祖先,猿人钻木取火的故事,我连蒙带猜地看完,问题却更多了。好不容易等到晚上父亲闲下来了,一股脑地把问题全倒给父亲。比如,人最初是哪里来的,猿人是怎样变成人的,猿人之前没有火时吃什么,更凶猛的动物来了,他们怎么办,他们住在哪里,人身上的毛和尾巴怎么去掉的?父亲面对我一系列的问题,认真地说,我也不知道,你上学好好读书,以后就知道了,答案都在书里藏着呢。从那以后,我知道了,书里有很多的秘密,这些秘密连大人们也不一定知道。于是我如饥似渴的到处找书读。

姐姐的课本,奶奶夹鞋样的泛黄旧书,村集体订阅的《人民日报》,甚至人家厕所里的旧书,垃圾堆里又破又脏的书,都被我找来读了。有一次,还幸运地发现一本残缺的《一千零一夜》,虽说是竖排繁体字版,但也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我的繁体字就是靠这本书普及的。有一次,为了想看表哥的一盒子连环画,在他家住了几天,染上了红眼病。尽管很难受,但我心里还是觉得很值得。

周末时,也常三两个伙伴邀起,迈开两脚走十多里山路,到县城的小人书摊上借书看,一分钱一本书,还允许我们相互之间轮流,这样,就等于一分钱可以看三到五本书了。即使只怀惴个三、五分钱,也让我们能奢侈大半天了,傍晚一个个带着饿得咕咕叫的肚子走回家来。有一年梅雨季节,回程时下起了暴雨,电闪雷鸣,路上有很深的积水,战战兢兢像落汤鸡一样回到家的我生了一场大病。

父亲看我对书这样如痴如醉,说服母亲同意,把家里攒的鸡蛋卖了,给我订了一份《儿童文学》,当我第一次收到暂新的书籍时,快乐得像飞上了天,就连晚上睡觉也紧紧地抱着它。在这些书里,我牵挂于阿童木的长鼻子;一惊一咋于皮皮鲁和鲁西西哥妹俩奇巧遭遇;也更深陷于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那份深深的乡愁里走不出来;我呃腕于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悲壮;还为《哦,香雪》里那个乡下女孩子错过了一站火车担心而落泪。

后来,为了能继续供我上学读书,父亲在村里开起了小卖部,为了节省经营成本,所有的货品都是他骑自行车从县城运回来的,父亲做生意执意坚守10%以内的毛利润,所以小卖部挣不了多少钱。于是他又利用开店的闲暇时间在家门口的路边敲小石子卖钱,一天到晚灰头土脸的不说,一双手起了泡,磨破了血,破布缠一缠继续干。

就这样,我如愿以偿,一直读完了中学和大学。读书,彻底改变了我一个出生于农村孩子的命运,让我更深地感恩体恤父母艰难辛苦爱的付出。读书,让我懂得了很多大自然的“语言”,万物有灵且美,我们要保护生态,减少浪费。读书,修养了我的心性,让我成为一个善良和坚强的人,在帮助他人时体会到那份内心的快乐。读书,让我感动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中国士大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更能深刻地理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深刻含意,并在自己的岗位工作中尽可能的更多付出和更多的投入。作为一个曾经农村的孩子,群众的疾苦更能感同身受,因为读书,而更深地理解“不忘初心”的深刻含义。

如今,我的女儿也渐渐长大了。也许是耳濡目染的影响吧,孩子从小喜欢看书。每次出差回来,只要送给她书本,她就心满意足,开心极了。我们一起读书,旅游时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就一起去逛图书馆或书店,在书海中徜徉和休憩。女儿高考时,放弃了热门的外语和经济类专业,而选择了要苦读书的人文学科研究专业。大学里,女儿读书更辛苦,虽然那些艰深的哲学思想,晦涩难懂的逻辑关系,以及在那些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寻找自己的研究理论有时也让她一筹莫展,但她说,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她常常自我勉励,在这样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做一个衣食无忧的“小我”并不难,但要成就一个“大我”自然要走一条不平坦的道路。

在我们家,书是最好的礼物。以前,侄女外甥的孩子们很小的时候来到我家,还不识字,我便带着他们一起读书,讲书中的笑话,玩书上的游戏,带他们在户外玩时就借景一起背书上的古诗词,慢慢地,他们都爱上了读书。现在,节日里放假来到我家,一个个总是第一时间冲到书房,寻找各自喜欢的书籍去读。在我们家,生日或过年,红包不是最吸引人的,吸引他们的礼物是送给他们喜欢的书籍。

通过阅读,孩子们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在这个独生子女很多被宠坏的时代,因为读书,这些孩子们知书达礼,学习自觉努力。乐于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理解父母长辈的不易,懂得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与同学朋友相处,知道退让友爱。

我相信,书,在我们家,会一直成为爱的媒介,成为家风传承的接力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shuanghu.com/jbby/7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