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华丨串串房小说
黄河文学月刊
底线
纯粹
高度
警觉
生机
公益
.12.2
■1■
走进后街一家中介公司,白小幸坐了下来,准备登记卖房。
中介公司的老板胡云刚好出门,是带人看房去了。那些围坐在烤火桌前扯谈的男女,都是这里的熟客,很能聊的。白小幸听到了一个新词——串串房。
什么是串串房?白小幸问。
就是那种拎包可住的房子,有的是二手房翻新,有的是毛坯房装修。一位回答。其实就是房贩子包装出来卖的房子。一位补充。现在不叫“房贩子”了,叫“房串串”,也就是把“串串房”倒过去叫,就成了房贩子时尚的称呼。一位年轻人说。串串房比较好卖。现在的人,都嫌装修麻烦,有现成的装修房住,省心又省事。又有人说。
房串串,串串房。白小幸听来新鲜。
白小幸来这里,是同学介绍的。一小时前,胡云打白小幸电话,说听一位客户说她要卖房,要她来后街“良心房产中介”找她,她叫胡云。这位客户,就是白小幸的同学,她在胡云手里买了一套二手房,再经胡云转卖出去,净赚了两万。
白小幸回到这个小城,有些陌生,她下岗,外出打工,在异乡安家,离开这里十多年了,每回来一趟,小城都在搞建设,七街五路的日新月异,沿江风景带周边已高楼林立,搬进这些花园小区的市民过起了好日子。可这后街,显得格格不入,一条曾经住家的居民老街,成了一条杂乱的商业街,什么成人用品专卖店、美容美发店、理疗按摩店、古玩店……在这里讨生活的大多是些无社保无医保无房产的“三无”人员。
后街光中介公司就有五家,店铺小,服务范围却不小,房产、家政、交友、征婚。胡云这家店铺,就十几平方米,中间竖堵墙隔出狭小的卧室、厨房、厕所,工作间置有电脑、打印机,墙上是一壁房产信息,不当眼的一面,挂着营业执照和一面镜子,镜子的反射,拉大了工作间的空间。这是胡云一个人的中介公司,居住有点拘谨,可来客不拘谨,谁来了,桌上摆放的坚果水果饼干等吃食,随便吃,哪有空位,自己坐,没空位也可挤着坐,要喝水,自己来。这里就像一个提供聊天、寄物的场所,走过路过的居民,进来寄一把蔬菜什么的,来去自由。胡云出去办事,提个小包走人得了,其他在座的就继续谈天说地。
这时,一位穿红花袄唐装的中年女子走了进来,她容貌甜美,面色和善,说话温柔,只是一头盘发过早白了,像是经历了一场劫难。她就是胡云。
胡云看着白小幸,像认识似的,说,妹妹不好意思,来了客户看房,让你久等了。
说着,她给白小幸倒了一杯温开水,夸她有一种林妹妹的书香气质,穿着古雅脱俗,看着就喜欢,哪像自己,人长粗俗了,穿什么都难看。
白小幸听了一惊,这话倒像是一个卖古典女装的店家在夸赞。她回敬,哪里哪里,胡姐你真会夸人损己,你穿这民族风的大红花袄好看着呢。
女人间的距离,一夸,就拉近了。白小幸下意识地看了看壁镜里的自己:一件斜襟盘扣的绿色夹棉袍子,一条米色底子撒上点点梅花的棉麻围巾,一头青丝,一脸清秀。说不美,也难,胡云没有浮夸。
胡云从电脑桌里掏出一个翻破了封皮的笔记本,翻到空白页面,问白小幸,房子的位置、价格、楼层,多少平方米?售价多少?楼房共几层,哪年建的等等。
白小幸说,三小附近,三楼,九十三平方米,出售二十三万,共七层,年建的。
胡云一边登记,一边打趣,山多,溪多,山溪山溪,好风光!然后轻声问,你为啥要卖呢?
白小幸说,刚买的,没买好,卖了算了。
胡云抬起头,冲白小幸一笑。
这一笑,意味深长,白小幸不知所云,是笑她傻还是看到了买卖背后的商机?
胡云又问,那卖了还买吗?
白小幸说,买。
白小幸知道,卖房与买房,如果都在胡云手里成交,那胡云可以收两次手续费。
胡云还想问点什么,进来两位老大姐,胡云招呼她们坐,可没空位了,烤火桌边的人一窝蜂似的起身告辞,都给来者腾地方,反正说也说了,听也听了,暖也取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shuanghu.com/jbjc/5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