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干涩眼疲劳异物感中医有多种方法帮

治疗湿疹北京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426/8890895.html

干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由多种因素引起泪液分泌异常、泪膜不稳定,进而造成视觉障碍。泪腺及角膜、结膜淋巴细胞浸润、自身抗体沉积、性激素水平失调等与此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干眼病的患病率为5.54%~33.72%。干眼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眼疲劳、异物感、烧灼感、眼胀眼痛、畏光、眼红等,严重者可影响视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妇女因长期戴眼镜而感到不适

中医认为干眼属于中医学白涩、干涩昏花、神水将枯等范畴。津液亏损,则目窍失养,干涩不适。阴精亏虚是干眼病的发病基础,肝肾阴虚、肺阴亏虚,泪液生化无源以及虚热灼津,因虚致瘀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病位在肝、肾、肺、脾。因此治疗应以滋阴生津、润燥明目为主。

干眼症常见的辩证分型有以下四型:

1、肝肾阴虚型

肝肾阴虚会引起泪液生化无源、虚热灼津,致使目络瘀滞,泪液无法充盈眼表,从而形成干眼。治疗采用滋肝补肾、益精明目疗法,常用的药物有白芍平肝养阴,石斛滋养阴津,决明子清肝明目,生地:清热润燥,当归:补血活血等。

2、肺阴不足型

肺主宣发,肺阴亏虚则肺宣发无力,津液不得上荣濡润目珠,则目干涩不适,津液不足而诱发干眼。辨证采用养阴清肺疗法,常用药物主要有生地黄滋阴壮水,玄参滋阴降火,麦门冬养阴清肺等。

3、肝郁阴虚型

肝开窍于目,若肝气郁滞,藏血不能,则阴液无法传于目,双目干涩,引发干眼。辨证采用疏肝养阴法,常用中药方剂有柴胡疏肝散、生脉散等。

4、肝旺脾虚型

围绝经期干眼病患者常表现为肝旺脾虚、运化失调、阳虚阴亏。治疗采用清肝和脾疗法,常用药物有巴戟天、淫羊藿调理冲任,柴胡、栀子清泄肝火。

另外,中药滴眼液外用也是一种快速缓解症状的常用方法。滴眼剂外用治疗可直达病灶,迅速缓解患者眼表的不适症状。

针灸疗法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通过经络输送濡养双目,参与维持正常的眼功能,而干眼病患者由于经络受阻,致使目失荣养。研究发现,针刺可通经活络、调节气血津液,从而治疗干眼病。如针刺睛明、攒竹、瞳子髎等穴位可疏通眼部经络,搭配合谷穴清肝明目、通络止痛,太阳和丝竹空为眼周穴位,主治目疾,故针刺以上穴位可缓解眼部干涩不适等干眼症状。

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使用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干眼病已成为眼表疾病的高发病。中医药疗法独具特色,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小,可为干眼病的治疗提供可靠方法。结合中医理论,对肝肾阴虚型、肺阴不足型、肝郁阴虚型、肝旺脾虚型等不同证型的干眼病患者进行辨证论治,无论是中药方剂内服、中药滴眼液外用,还是针灸干预,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增加其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无比强大的方子,寒积、气积、血积、食积、痰积,通通排掉胆经堵,全身都堵!做好3点,帮你畅通全身之气,让你一身轻松阿莫西林不是万能消炎药,10个禁忌和副作用要了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shuanghu.com/jbjc/6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