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祝由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本文内容存在大量迷信成分,仅用于科普了解)
古代治病除了道医,还有祝由十三科等。
祝由科是古代医术的一种流派,即祝说病由,不仅用针灸或药来治病,是巫术治疗法。唐代太医署中设立咒禁科,医院设立十三科,祝由科是第十三科。
后来传说有祝由十三法,因在湖南辰州多有巫师使用此类方法,所以又名辰州法。
大方脉科(主治:伤寒、痰喘,一切内症兼杂医)
诸风科(主治:麻木、瘫痪及一切中风)
胎产科(主治:胎前、产后及妇科诸症)
眼目科(主治:眼病及时疫眼病)
小儿科(主治:小儿惊、疳等诸症)
口齿科(主治:牙痛、骨鲠及喉科诸症)
内外科(主治:疗毒、淋浊、痔疮及一切恶候)
伤折科(主治:跌打压伤及诸虫兽伤)
耳鼻科(主治:耳聋、鼻衄及一切耳鼻病)
疮肿科(主治:恶疮、癞疥、无名肿毒等)
金镞科(主治:金属所伤及消针化刺)
书禁科(主治:镇邪、驱鬼、辟毒、截症)
砭针科(主治:癫痫,筋骨疼痛)
一、祝由的概念
什么是祝由?祝,祈祷的意思;由,原由的意思;祝由就是向神灵祝说患病的原因并祈祷神灵加持。
祝由之术存在已久,几可远溯上古。《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黄帝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说明祝由是上古时期的一种治病方法,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一"历代圣贤名医姓氏"五帝"苗父》:“上古神医,以菅为席,以刍为狗。人有疾求医,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
《圣济总录"卷第四"治法"祝由》:“周官疡医,掌众疡祝药劀杀之齐,必先之以祝,盖医之用祝尚矣。”历代以来中医体系都有祝由一脉。
唐"王焘《外台秘要》收载“祝由科”,说明最迟在唐代,祝由已成为中医体系独立一科,医院设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
但据张介宾所说,“今按摩、祝由二科失其传,惟民间尚有之”;而上溯直至《黄帝内经》,通篇不言鬼神邪祟,认为“因知百病之胜,先知百病之所从”是祝由取效的原因,王冰的注文也仅“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几个字,说明祝由一直处于中医体系的边缘。历代医家或有信者,或有疑者,或有两存者,以之为临床权变之术。即便著有四卷《祝由录验》的赵学敏,对待祝由的态度也是“禁法之大莫如水法,次则祝由,兹录其小者,绝扰屏嚣,均无妨于大雅。其有近于巫、觋所为者,概在所摈。”(见《串雅内外编"串雅内编"凡例》)
单从字面意思来说,祝同咒;由,病所从生也,正如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对“祝由”所作的注文:“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但这过于简单的释义并未说清楚祝由的对象是什么,如何进行祝由等细节性东西,并且似乎存在曲解的倾向,很容易使人理解为“对病人讲清楚得病的原因所在”,但这距离历史上真正存在的祝由相距太远了。
《幼科折衷"记录十四科》认为祝由就是道教中存有的“符祝禳祷”,而从“上古神医,以菅为席,以刍为狗。人有疾求医,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可知,在祝由的时候,并不是对病人解释病情,而是对冥冥之中的第三者说话作法。这种理解更接近于祝由之真面目。
祝由之法,即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
“祝由”的概念很广,包括禁法、咒法、祝法、符法,以及暗示疗法、心理疗法、催眠疗法、音乐疗法等,并非仅仅祝其病由而愈其病。有些病原因已明,可是祝之不愈,这说明祝法不起作用,就要改用禁法,或符法,或配合药物治疗。
二、祝由术治病的原理
人食天地之气以生,内伤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外伤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以生病。然而,黄帝曰:“其无所遇邪气,又无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何致?”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除了七情、六淫外,还有尚未被认识的治病因素,那就是“鬼神致病说”,所谓鬼神致病,其实是一种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
古人云:“吾心无鬼,鬼何以侵之,吾心无邪,邪何以扰之,吾心无魔,魔何以袭之。”故鬼神致病皆由心生。祝由治疗疾病的病因大多是心理不健全,故七情、六淫相乘而袭之。有很多种病,是间接由心的因素所致,所以其源在于心。
基于对鬼神邪祟的不同看法,对祝由的作用机理大致有以下几种认识。
1.以胜法胜之
鬼神之事,盖自古惑之矣;《黄帝内经》通篇不言邪祟鬼魅,所以有“黄帝曰"""其无遇邪风,又无怵惕之志,卒然而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也。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故似鬼神。黄帝曰:其有祝由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百病之所从者,可祝由而已也。”张介宾的解释是“凡百病五行之道,必有所以胜之者;然必先知其病所从生之由,而后以胜法胜之,则可移精变气,祛其邪矣。病有药石所不及,非此不可者,惟先巫知之,故可祝而已也。然则先巫用祝之妙,正不在祝,其机在胜之而已。”(见《类经"卷十五"疾病类"三十三、贼风鬼神》)
2.辟邪以归揖正气
《解围元薮"卷一"风癞论》:“夫阴阳神煞,不可渎其无而辟慢之,亦不可信其有而谄媚之,皆惑于偏也。且妖邪之祟,若触犯于人,不过一时之间,岂有终身随而为祸之理?亦因人气血不正,受其邪气而病生焉。若调其气血,清其思虑,则神正而复元,使邪气渐消而安矣。故云燮理阴阳以和元气,大道君子也。医家十三科之内亦有祝由一科,以符水咒诀禳辟邪魅妖氛,而归揖正气。”
3.扶正以辟邪
《圣济总录"卷第四"治法"祝由》:“上古移精变气,祝由而已。盖其俗淳,其性朴,其病微,至诚不二,推病由而祝之,以通神明,故精可移而气可变也。其或舍信悫为疑惑,指祝由为无益之术;而精气不纯,邪毒深蓄,虽有祝由,不能已者,非古今异术,人心异也。善医者察病浅深,虽不概以此治。至于病有鬼神之注忤。虫兽之螫毒,必归于祝由。是以,周官疡医,掌众疡祝药劀杀之齐,必先之以祝,盖医之用祝尚矣,疡尤宜焉,大抵意使神受,以正驱邪,则一也。”
《温病条辨"原病篇》“十七、《刺法论》: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此言避疫之道。按此下尚有避其毒气若干言,以其想青气想白气等,近于祝由家言,恐后人附会之词,故节之,要亦不能外,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二句之理”。
祝由治疗肿瘤是大家公认的,但也局限在心理所致的肿瘤,而并非所有的肿瘤都可以治。有很多器质性病变也是由心理因素所致。所以,这些器官或组织产生的病变祝由亦可治。从气功的角度讲,人体患病无非是心病和身病。心病是祝由治疗的范围,部分身病也属于祝由治疗的范围,但祝由并非包治一切“心病”,要理解到祝由仅仅是医学的补充,不是治病的唯一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很多种病,已经攻克,但有些病仍未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这也是祝由科流传几千年仍未灭绝的原因。
三、祝由符咒简述祝由科的内容极为丰富,在古时候,在缺医少药的环境中,以图示意,以咒代药。
祝由咒:
祝由施术者,通过咒语(语言)让病患感到舒适放松,从而调节身心状态
符咒图形:
1、有很多是以象形文字构成。
2、以文字中的篆体构图。
3、以疾病的部位、病性构图如脾胃、水湿病图中多用“土”字形,心脏、肝脏、肺脏病图形符中多“火”字形,因为“土”能生脾胃,可以克水;“火”能温煦心脏,可以克金,与中医的五行取类比象有很大关系。
4、以“鬼”字居多,以“鬼”招“鬼”,即俗话说的“鬼使神差”,其实都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
5、这些符图构造渗透、储存、连接了古代高功夫师、医学家的高能信息,是宇宙中的物体能量符号,是人与宇宙能量交换的开关。
6、符图中呈圈状、点状、线条状、直线、竖线、S线、口字等,这些都是宇宙能量的符号,“同气相求”,开关一打开,宇宙能量就会定向定目标的射入患者病灶。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联删
图
网络
文
闰成
一个喜欢思考的阴阳先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shuanghu.com/jbyh/5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