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三章耘社文稿

腊八有粥

任勇

腊字,似乎有晚和久的意思。古人粮食有了富裕,才用来酿酒,什么时候想喝,就什么时候喝。古人的肉食有富余,腌制之后高高地挂起来,晾干了食用叫腊肉,可以存放很久。腊月,是一年最晚一个月,人们少不了喝酒,吃腊肉。虽然天寒地冻,只能猫在家里,却也可以过得有滋有味。

腊八粥,可想而知是一年到头吃的最好、最珍贵、最难得,实际上也最有营养、最饱含热量的粮食,也是一年最后一顿美餐。腊八粥,说起来要用八种主料,其实说白了就是把仓库里所剩无几的各种食物,做一次最后的扫荡,全配齐了,统统下锅。与其说是排场,不如说是无奈。所以腊八粥必须是最讲究,最有仪式感的食物。

如今的社会早已富庶,腊八粥的概念,不再是最后的晚餐。至于腊八粥怎么做,被后人们演绎到了极致。有的地方要做成稠粥状,先煮豆,后加进米再煮,煮熟了再搅拌。有的地方,则喜欢做成稀粥样,豆与米煮烂透了,再加冰糖和其它辅料,云云。这些都是大厨和民间主妇们美化生活,总结的秘籍和家传,其美意,是给腊八粥注入的各种祝福,远比甜甜蜜蜜的各种豆料、米料要重要得多。

关于腊八的那些事

于文宏

小时候,一到腊月,总盼着过腊八,似乎也不是为了吃粥。那时每次吃粥都在天亮之前,因此老是迷迷糊糊的,实在是不知所味。只是下意识地感觉,过完腊八,很快就要放假了,也很快要过年了。那样就不用在滴水成冰的早晨去上学,而且会有新衣服穿,会有好饭吃,想起来就是高兴的。腊八,应该是欢乐新年的一个引子吧。

奶奶永远不会忘记这个节日,晒干的菜在初七下午一定会取下来泡了,据说吃干菜是为了防干圪枝病(肺结核)。各种红豆也会在夜里浸好,浸豆的水须是从小河取来冰融化而成的。我义不容辞地担当了取冰的重任。记得当时取冰多是和叔伯二姑三姑去的,那时二姑已是大姑娘了,正是待嫁的年纪。常听二奶吩咐:打个冰人回来,第二年兴许就有媒人来提亲了。我那时年龄小,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冰人和媒人联系在一起。而我也没觉得那是个问题,没有去问过任何人。直至前几年流行中式婚礼,我在了解中国旧时婚礼那一套仪式里,才发现原来古时媒人就叫冰人。许多年以前,人们奉行“无媒不成婚”,所以媒人那一角色在待婚男女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她们盼有媒人来,用善巧的嘴为他们撮合一次花前月下的喜相逢……请个真冰人回来的目的原来是企盼引个假冰人回来。

腊八的早晨,奶奶总是早早起来把粥做好,而我们在太阳出来之前必须吃完。我们当地有个风俗,认为太阳出来之后才吃粥,会得红眼病。我不知道这个风俗来自哪里,但小时候也没觉察出它的荒唐,每次都是高兴地早早起来,狼吞虎咽地吃完,然后去学校。

渐渐地,吃腊八粥没有那么隆重了。村西的小河也干涸了,腊八粥里再也没有了童年的味道。我们也不会在初七去打冰人了,现代婚姻的极度自由早已将说媒这一程序精简。人们也不会赶在太阳出来之前把粥吃完,几十年过去了,谁也知道红眼病不是腊八粥所致。腊八粥在物质优渥的今天变得美轮美奂,但却早已失去旧有的意义。如今,通过读佛经,我知道了腊八粥的另一个含义。为了纪念那位大智慧者,我每年还会吃腊八粥。道光帝曾写过“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这首诗就是记叙了腊八庙里施粥的热闹场面。

时代和心境会变,但将美好的祝福和心愿寄予一粥一饭一个仪式,是永远不会变的……

做粥去!

腊八粥

嶕峣

进入腊月,离年越来越近了。小时候就盼着腊八这天的到来,因为要吃腊八粥的。

最喜欢吃父亲做的腊八粥,太好吃了!到了腊八这天,天还没有亮,父亲就赶紧开始张罗着做粥。我家做的粥和别人家的不太一样,别人家做的粥是用小米做成的,我家是用江米做成的。江米做出来的粥要比小米做出来的粥软糯筋道,小米做的粥干硬,口感不好。过去因为生活条件差,父亲用江米做的粥只加了红梅豆和红枣,但是已经很好吃了。

父亲一直给我们做了几十年的腊八粥。即使后来他的儿女们都已经成家立业了,他还每年腊八这天做上一大铁锅粥等我们回去吃。有一年,腊八这天,我突然接到一个坏消息,父亲给我们做了一大锅腊八粥,粥熟了后从灶台上往下端锅,不小心连人带锅倒在地上,重重的一大铁锅腊八粥砸在身上,因此造成父亲腰椎骨折。医院,医生建议不做手术,因为年纪大了,只能躺在硬板床上自然恢复。老父亲为了给儿女吃上每年必吃的腊八粥遭了大罪,唉,到哪里说理去呢?做儿女的只能不忘父亲恩吧!

如今,父亲已经过世多年,多年来再也吃不上他做的腊八粥了,这种遗憾的伤痛,每年到了腊八这天变成了回忆,怀念。那甜甜的,香香的,红红的,稠稠的软糯万分的腊八八宝粥,只能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

——END——

简介

大同青年文学社是以大同籍文学青年、并有志助力大同文学发展的文学爱好者为基础创建的文学社组织,为大同市爱好文学的青年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其口号为“立足平城,修身弘文”,旨在培养大同新生文学力量,以延续大同文脉,激扬平城文风,凡对文学有浓厚兴趣的青年均加申请加入。

围炉话冬至丨张驰

新年辞三题|「耘社诗稿」

风华岁月金鼎歌

卢濂

投稿邮箱:dtqnwx

.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shuanghu.com/jbyh/55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