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不像治疗干眼症的方子,高手是如何用的
小编导读:
此刻的你,刷着手机,是否觉得眼睛不舒服?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畏光……用眼过度的我们忍受着干眼症的折磨。想要一双明亮的眼睛,目之所及,物物清晰,不干涩,不畏光。今天这张方子说不定就能助你摆脱干眼症。
余总结干眼症其病机属水寒木郁,无力蒸腾气化,津液不能上达所致。其病理特点为眼部局部有热,全身有寒之候,治疗可从温肾阳,清郁热,复气化入手,取效甚佳。干眼症以眼睛干涩无泪、酸痛或刺痛为主要特点,特别是畏光非常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西医目前在治疗上尚无好的办法。干眼症属中医学“白涩症”“干涩昏花症”“燥证”范畴,其病因为津液亏损、泪液不足。如《诸病源候论·目涩候》中所云:“其液竭者,则目涩。”眼睛之所以能够明察秋毫,乃由五脏六腑精气濡养所致。《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五脏六腑精气充足,精能生血,肝血足,眼则能视万物,察秋毫,辨形状,别颜色。若脏腑功能失调,则不能化生精血,肝血亏虚,致使目失精气的充养而影响视物功能。
余从临床中观察发现,很多患者表现眼睛的局部证候如畏光、眼晴干涩、视力模糊,同时又见畏寒肢冷、腰酸等全身虚寒的证候,故制麻附生脉饮,温中有润,治疗干眼症有佳效。
麻黄3g,附子7g,细辛3g,红参10g,麦门冬10g,五味子10g,当归10g,赤芍10g,白蒺藜10g,密蒙花20g,黄芩9g,生甘草6g。
人体小天地在于气血之周流,气血不到便是病。气血之流通正常与否,在于人体的气化功能正常与否,即水升火降。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即肾中阳气足,水气随之上升,肝得水则生发茂盛,肝血得充,心得水则心火不旺,君火得明,诸脏得安。人体病理状态下,肾阳衰微,水太寒不能生木而致木郁,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而上炎,故出现眼睛局部有热,而全身则为寒象。
麻黄附子细辛汤可温肾散寒,以复气化,使津能承目,为治本;生脉饮益阴生津清火,从而达到水火济济之效,当归养肝血,赤芍、黄芩和营清热,为治标。白蒺藜、密蒙花为目疾之专病专药。《本经逢原》载白蒺藜“性升而散,入肝肾经,为治风明目要药”,《本草经疏》云密蒙花“甘以补血,寒以除热”,为目疾要药。全方共奏温阳清热、生津明目之效。
杨某,女,46岁,年5月19日初诊。
现病史:干眼症9月余,不能见光,无眼泪,口干欲饮,口不苦,大便正常,乏力,胃口、睡眠尚可,脉右寸弱。
辨证:水寒木郁。
治法:温阳散寒解郁。
方药:麻附生脉饮加减。
麻黄3g,附子7g,细辛3g,红参10g,麦门冬10g,五味子10g,当归10g,赤芍10g,白蒺藜10g,密蒙花20g,黄芩9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3枚。10剂。
二诊:眼睛症状缓解,口干不苦,大便稀,舌红苔少,脉右寸弱。
方药:黄连6g,炮姜10g,生石膏30g,天花粉10g,附子10g,甘草10g,密蒙花10g,白蒺藜10g,当归10g,赤芍10g。10剂。
三诊:近日干家务用84消毒液,引起症状加重,眼睛浮肿,口不干,便可,舌淡胖苔白,脉右寸弱。
方药:麻黄3g,附子7g,细辛3g,红参10g,麦门冬10g,五味子10g,当归10g,赤芍10g,白蒺藜10g,密蒙花20g,黄芩9g,甘草6g。10剂。
后皆以该方加减调理,病情若失。
痰热喘宜甘凉法,肺肠表里降为顺。
痛经多从虚寒看,化瘀止痛看加减。
乳中肿块气滞调,水寒木郁是根本。
遗尿多从肾虚辨,蒸腾气化膀胱约。
肾绞痛要分步治,排石三法疗效佳。
……
你知道有哪些方可以应对这些病,屡用屡效吗?这本书告诉你——
《徐书屡用屡效方》
(点击封面,立即购买)
本书介绍了徐书教授临床经常应用并验之效确的50种专病专方。每方之后介绍作者的临证心悟,并选择精彩的验案附于其后。全书理、法、方、药一线贯穿,为作者三十余年临证之精华。
书中所选之方有作者自己的经验方,亦有其他名老中医的经验方,都是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验之效确的方子。用之临床,缓患者之苦痛,添医者之欣慰。
▼往期精彩回顾▼春天有它,不怕这个眼疾的青睐!干眼很可怕,眼科专家养“眼”有密招!
眼干涩、眼浮肿、迎风流泪,眼睑下垂,一个穴位就改善!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更多的人。您的转发、点赞和评论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徐书屡用屡效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徐书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shuanghu.com/jbzd/4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