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对于肝炎,你真的了解吗
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肝炎日”的宣传主题是“规范检测治疗,遏制肝炎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肝炎最常见的诱因就是病毒感染,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就使全球数亿人罹患了慢性肝病,此二者还是引发肝硬化和肝癌的最常见原因。不查怎知有没有肝炎!
不查难知有些肝炎没症状
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徐京杭介绍,在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病毒性肝炎中,乙肝和丙肝在感染之初可能都没有明显症状,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才能发现。
目前在我国,基本上各类体检都已将乙肝的相关项目作为检测项目,所以乙肝的发现率相对较高。但丙肝的检测并没有纳入各类体检中。并且,目前尚没有预防丙肝的疫苗问世,因此有关专家提醒,丙肝的防治在我国应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要重视筛查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教授在近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体检要考虑到成本效益,一般人群当中,丙肝的流行率是0.43%,个人中可能都查不出一个患者,因此丙肝筛查通常是针对高危人群的,对一般人群则不进行丙肝筛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年发布了《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根据这份文件的规定,医院就诊时,如果该患者有丙肝高危因素,就应该给该患者进行丙肝筛查。对于丙肝抗体阳性者,要进行RNA筛查,如果其RNA也是阳性,就要开始抗丙肝治疗。
首都医科医院药剂科主任赵志刚教授介绍说,由于感染丙肝病毒后往往没有症状,患者常常不会去治疗,等到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的时候再去治疗,就比较晚了,因此筛查是很重要的。
丙肝病毒感染10年、20年、30年后可能会变成肝硬化、肝癌。我国30%的肝癌患者是丙肝所致,比例很高。所以,人们常把丙肝比作是一个“沉默的杀手”。现在格外强调丙肝的筛查与治疗,正是因为这一点。
按图索骥重点人群重点查
从传播途径来看,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原因是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则是通过血液及其他体液,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等。世界卫生组织提醒:在目前的防治形势下,对于乙型和丙型肝炎来说,被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未经保护的性行为、输血及母婴传播都是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病毒传播途径。
《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指出,三种人群需要进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筛查。
一是丙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包括:有静脉药瘾史者;有职业或其他原因(文身、穿孔、针灸等)所致的针刺伤史者;有医源性暴露史,包括手术、透析、不洁口腔诊疗操作、器官或组织移植者;有高危性行为史,如多个性伴、男同性恋者;丙肝感染者的性伴及家庭成员;HIV感染者及其性伴;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的子女;破损皮肤和黏膜被丙肝病毒感染者血液污染者;有输血或应用血液制品史者(主要是年前有过输血或应用血制品者),年前的供血浆者。
二是准备接受特殊或侵入性医疗操作的人群,包括:输血或应用血制品者;各种有创导管及其他有创介入诊疗者;内镜如胃镜、肠镜、气管镜、膀胱镜等检查者;血液透析人群。
三是肝脏生化检测发现不明原因异常者,如ALT升高、胆红素升高。
多管齐下预防为主兼抗病毒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世界卫生组织今年4月在日内瓦发布了《年全球肝炎报告》,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司司长和全球肝炎规划主任希恩夏尔博士指出,尽管肝炎导致的死亡人数在增加,但由于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上升,乙肝新发感染数呈现下降趋势。
在全球范围内,年出生的婴儿中有84%接种了3针经推荐的乙肝疫苗。他说,五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新发感染比例大幅降低,年为1.3%,这一比例在疫苗前时代的20世纪90年代则高达4.7%。这应该归功于乙肝疫苗的使用。
我国卫生行政部门于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但疫苗及其接种费用需由家长支付;自年起我国正式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但需支付接种费;自年6月1日起改为全部免费接种。年起,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在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再免费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徐京杭介绍,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接种,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因为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仅发生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因此乙肝疫苗能够为抵御丁肝病毒感染带来防护。除接种疫苗外,徐京杭指出,预防乙肝还要防范各种高危因素,比如性接触时使用避孕套;固定性伴侣等。
目前尚无预防丙肝病毒的疫苗。如何预防丙肝的传播,《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明确指出:不应与他人共用可能受血液污染的器具,如针头、注射器、剃刀、牙刷。用药成瘾者不应与他人共用注射针头、注射器、消毒用品、毒品。皮肤外伤应注意保护,防止伤口被污染。丙肝病毒感染者在发生性行为时应正确使用避孕套。丙肝感染者不应献血,不应捐献组织、器官、精液。丙肝感染者接受有创医疗操作时应向相关人员说明自己的丙肝状态。
对于甲肝和戊肝,徐京杭说,一是甲肝、戊肝病毒已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二是要防病从口入,避免食用未煮熟的海鲜,不喝生水等。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肝炎论坛暨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上,医院魏来教授指出,丙肝虽然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但目前最新的丙肝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可以达到95%以上的治愈率。他强调,要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年消灭病毒性肝炎”和“健康中国”目标,一方面要加强丙肝高危人群的管理和筛查,另一方面,要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尽快推进丙肝治疗药物的上市和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文/《中国医药报》记者杨六香
图/赵乃育
新媒体编辑:申杨
统筹策划:李雪墨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shuanghu.com/jbyf/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