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丨绿在冬日220多种蕨类植物
时值深秋,山间落叶飘零,草木枯萎。然而,在山谷中或岩壁上的一些蕨类植物,却精神饱满,愈加苍翠,迎来旺盛的生长季。跟着小布一起去领略这难得的早冬“春”景吧——绿在冬日,着实别有一番滋味啊!
▲华东瓶蕨。
▲胎生狗脊是宁波境内最为高大的蕨类植物,叶片长可达2米。
▲翠云草。
▲槲蕨(骨碎补)在宁波丹霞的崖壁上成片生长。
3.5亿年前,它们已出现在地球上,曾作为恐龙的主要食物;它们没有艳丽的花、没有芬芳的果,却在伸展着优美的线条、四季常绿;除了观赏,多数还能入药、可供食用……这类植物叫蕨类植物。
据市林业部门最新调查显示,宁波境内共有蕨类植物39科、多种。其中,松叶蕨、中华水韭和心脏叶瓶尔小草,这三种为3亿年前的“活化石”。松叶蕨还是目前公认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陆生高等植物。
不少蕨类植物迎来生长旺季处处都有它们的身影
蕨类植物是一类古老的高等植物,现在全世界有多种,宁波也有多种,野外几乎随处可见它们的踪影。
蕨类植物即使在冬天也是常绿的,而一部分蕨类植物会在秋天长出新叶,即使在寒冷的季节,也能充分享受冬季的阳光。
在鄞州区鄞江镇清源村的丹霞地貌内,最近的连续阴雨天,让水帘洞的水流充沛,在瀑布的冲刷下,那湿漉漉的绿得发亮的植物就是华东瓶蕨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多数蕨类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华东瓶蕨的生长点共有四处,每次都是在水帘洞下方找到的。这种蕨类植物的叶片只有单层细胞,十分细薄,很不耐干旱,只有在潮湿的环境下才能正常生长。
不过,有的蕨类植物则直接生活在水中。在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的洋山岙村深山水田,目前,几百株中华水韭长势旺盛。不过,可别小瞧了这些绿油油的“韭菜”,它们实为3亿年前就存在了的“活化石”、极度濒危的孑遗植物,它们只生活在洁净无污染的湿地中。目前,宁波境内共发现中华水韭有20多个生长点,种群总数量在千株以上,鄞州和北仑的6个乡镇范围均有发现。
最古老的出现于3.5亿年前叶片最长的伸展达2米
蕨类植物,最早出现在距今3.5亿年前的石炭纪,比恐龙还要早2亿年。这类植物不会开花结果,它们通过孢子远距离传播繁殖。那么,宁波有哪些特殊的蕨类植物呢?
最古老的要数松叶蕨,它的植株呈松针状,叶片呈鳞片状,几乎看不到叶片的存在,黄色的孢子囊呈球形直接长在两叉分枝的枝条上。松叶蕨的形态古怪,生长地点更加奇特,它们只选择生长在干燥、雨水淋不到的石壁岩缝中。可能是它独特的生长本领,才能穿越3亿年的风风雨雨,一直将种群延续至今。
海金沙是种多年生的藤本蕨类植物,是宁波分布的蕨类植物中唯一一种藤本种类。海金沙生命力很强,不过,它最喜欢生长在酸性土壤中生长。它的孢子是重要的中药材,中药名就是海金沙,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止痛的功效。
绝大多数的蕨类植物都有叶子,而木贼科的节节草却仅有叶柄没有叶子。更让人惊讶的是,它的茎呈细小的管状,节节相连,轻轻一拉即可分离,每一节均可繁殖。“它不是没有叶片,而是节上的叶片退化,已经小到几乎看不到的地步。”
可供观赏的蕨类近20种不少适合家庭种植
大多数蕨类植物,都适合家庭和办公室内种植,室内散射光线与蕨类植物的喜阴的特点相符。它们种养容易、病虫害少,由于蕨类植物不开花不结果,养分消耗不多,不用施肥,只要保持土壤湿润,不定期喷雾就能长得更好。
那么,市民可以选择哪些蕨类植物在室内环境种植呢?首先是肾蕨,它在南方省份广泛栽培,它叶片浓密,翠绿油亮,是一种观赏价值较高的蕨类植物,目前在宁海和象山有野生植株发现。
同时,叶片优美,每张叶片均是一个小小凤尾的凤尾蕨;叶形独特,看上去仅有半边的半边旗;羽叶细密精致,并会发出蓝宝石般的光泽的翠云草等都是书桌或案头精致的绿色摆件。
此外,宽羽线蕨、线蕨、扇叶铁线蕨、凤丫蕨、刺齿凤尾蕨、江南星蕨、石韦、紫萁、普陀鞭叶蕨、盾蕨、槲蕨等都是很有观赏价值的蕨类植物。
不少蕨类植物既可食用还可药用
不少蕨类植物,既可食用还可药用,如在宁波市分布广泛的水湿生蕨类植物水蕨,它的叶片质地鲜嫩,是很美味的野菜。
槲蕨的根茎就是著名的骨碎补药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治疗跌打损伤的功效,还有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并有降血脂、抗菌等许多功效。
卷柏是传统的止血药,石韦、庐山石韦、有柄石韦的叶片具有利尿通淋、清热止血的功效。
水龙骨科的水龙骨的根茎是中药青石蚕,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的功效。乌毛蕨科狗脊蕨的根茎是著名中药材贯众的来源,年非典时期,贯众成为重要的治疗非典的良药。
其他可以入药的种类还有:江南卷柏(岩柏草)、江南星蕨(七星剑)、抱石莲、圆盖阴石蕨(毛石蚕)、水龙骨(青石蚕)、瓦韦(七星草)、井栏边草(凤尾草)、阴地蕨(独脚金鸡)、扇叶铁线蕨(乌脚枪)等。
在严装素裹的冬日,还能够感受这般绿意盎然的景致,想必是极为赏心悦目的!待雨过天晴,约上三五好友,逐“绿”鄞州,岂非美事一件!小布先行一步,请随后跟上……
来源丨宁波晚报
编辑丨鄞州发布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shuanghu.com/jbyf/3827.html